057 鄧雨賢-台灣歌謠之父
- tailoclassatl
- Jul 4
- 7 min read
台文編寫:林琪蓁 校對:陳翔容、盧彥廷、許毅全
咱第25集紹介過台灣ê Rachmaninoff—蕭泰然。比蕭泰然koh khah早進前,咱台灣tō已經有一位「台灣歌謠之父」—鄧雨賢。伊短短39年ê人生,創作出將近百條流傳到今、上有台灣特色ê歌曲,代表作是「四月望雨」─〈四季紅〉、〈月夜愁〉、〈望春風〉、〈雨夜花〉。台灣ê長榮航空採用其中ê〈望春風〉kah〈雨夜花〉tī 班機落地台灣ê時放送,tī異鄉ê台灣人逐擺聽著,定著深深感動:我已經tńg來到故鄉--ah。
(眼睛讀台語有點吃力? 用耳朵聽台語作曲家鄧雨賢的故事)

真歡喜逐家來收聽李講古,我來聽。這禮拜咱beh來聽一位作曲家,鄧
雨賢(Tīng Ú-hiân)先生ê故事。鄧雨賢上出名ê作品是四月望雨─〈四季紅〉、〈月夜愁〉、〈望春風〉、〈雨夜花〉。
台北師範學校-音樂種子ê發穎
台灣民謠作曲家鄧雨賢是1906年出生tī桃園龍潭八張犁。老爸鄧盛柔(Tīng Sīng-jiû)是出身名門,書香傳家ê客人家庭,伊tī龍元公學校擔任老師,後--來去台北總督府國語學校做漢文先生。鄧雨賢tī 3歲ê時tuè老爸到台北以後,tō tī台語ê環境中大漢。小學是tī艋舺公學校受教育--ê;15歲ê時順利考入去台北師範學校,學校以培養全能教師為目的,非常重視音樂ê養成,每一間教室lóng配有一台風琴,伊tī恩師宮島慎三郎指導之下,學會曉小提琴、鋼琴、曼陀林、吉他等樂器,宮島老師o-ló講伊是天才型ê音樂學生;台北師範學校ê音樂教育,對鄧雨賢日後ê歌曲創作有相當重要ê影響。
人生ê轉捩點-結婚與轉職
畢業了後,伊hőng分發去台北圓環附近ê日新公學校,隔轉年,經過媒人ê紹介,hām台北第三高女畢業ê模範生,iā是竹東ê客家少女鍾有妹結婚。因為鄧雨賢是師範學校正科班畢業--ê,服務兩年tō升做訓導,訓導會使身穿框金巡ê制服,koh身軀phāinn tio̍h長劍,行路有風,伊koh有新時代ê新智識,是人人欣羨tsiânn有派頭ê頭路; 赴日留學:作曲專業ê養成 m̄-koh伊對音樂愈來愈有趣味,tō毅然辭去教職,離開厝--裡ê某囝,單身去到日本東京歌謠學院深造,這間學校是以教歌曲ê創作為主,鄧雨賢tī學校兩年專修作曲學理。因為思念厝--裡ê某囝,提早離開學校,無提著正式ê學位;m̄-koh作曲ê實力增加tsiânn tsē,為日後ê作曲拍落來深厚ê理論基礎。
初出社會:作曲人ê起步
轉到台灣,雖罔有it身ê作曲絕技,m̄-koh台灣ê流行歌時代猶未到,伊只好去台中地方法院做通譯,通好來維持家庭ê經濟。

創作ê黃金歲月-古倫美亞時期 兩年後,伊ê機會來--loh!台語創作ê歌謠〈桃花泣血記〉是台灣第一條電影ê宣傳流行歌,電影公司派樂隊四界沿路演奏,吸引觀眾入場看電影,歌曲mā tuè tio̍h電影ê時行。本成是製作歌仔戲唱盤kah進口日本流行歌曲盤ê古倫美亞公司看著商機,tshiánn 已經tī歌仔戲曲盤界出名ê歌手純純kah樂隊去日本灌錄〈桃花泣血記〉ê流行歌曲盤,結果意外大賣6萬外塊。古倫美亞公司tō信心大起,擴大陣容,聘請已經為文聲唱片寫出流行歌〈大稻埕進行曲〉ê鄧雨賢uî公司ê專業作曲人,公司mā聘請台灣文學界ê才子陳君玉出任文藝部長,部長聘請牧師出身ê姚讚福,負責訓練歌手ê演唱技巧。
社長栢野正次郎一再交代作詞、作曲愛有台灣味,愛創造出台灣歌謠ê價值。
鄧雨賢進入古倫美亞公司馬上受tio̍h重用,每個月70外箍ê月俸,比高級公務員領--ê koh khah tsē,新曲盤發表ê時koh有獎金通領,出門有烏頭仔車代步;伊穿插高雅,身穿名牌tuè tio̍h時行ê服裝,mā留落來真tsē精彩ê相片。社長栢野認為藝術創作愛根據社會ê動態,伊要求作曲人、作詞人愛親身去觀察民眾tī-leh想啥?Tī-leh創啥?Tse對bat tī台中法院做過兩年ê通譯,看盡人生百(pik)態ê鄧雨賢有真有幫贊;當時公司內ê作曲家王雲峰、姚讚福、蘇桐、鄧雨賢等創作ê曲風,lóng sī hām台灣30年代ê社會、民眾ê生活經驗,有息息相關。
公司ê經營政策拄好hām台灣30年代ê新文化運動sio結合。《台灣文藝月刊》ê座談會,bat邀請鄧雨賢以音樂家ê身分參加,伊發言講:「西方文化不斷入侵台灣,造成文學、音樂、藝術界人士過度崇拜西洋文化,按呢會hōo文化hām大眾愈離愈遠。」伊講伊tō是由原有ê歌仔戲、山歌、唸謠、七字背來改編旋律,iā是改編歌詞,伊kā這種經驗提出來hām文化界ê人士分享。

四月望雨ê誕生
進入公司ê第一年tō創作出〈望春風〉、〈月夜愁〉、〈老青春〉等動人(jîn)ê歌曲,真tsē民眾lóng是第一擺聽tio̍h流行歌曲。第二年再推出〈雨夜花〉、〈青春嶺〉、〈春宵吟〉等作品,一(tsi̍t)時間歌曲傳遍台灣各地。鄧雨賢hām公司ê專屬作詞家李臨秋、周添旺、陳君玉kah歌手純純、愛愛合作ê團隊,kā台灣流行歌曲tshuā入去美好境界,hōo 人耳(ní)目一新。伊mā kā田野採集ê民謠、戲曲作為創作ê元素來源,編寫出鋼琴伴奏ê樂譜,親像〈四季紅〉、〈送君曲〉、〈十八姑娘一蕊花〉等名聲透台灣ê歌曲。到這時,伊已經是上受歡迎ê作曲家--ah;上受聽友kah-ì ê 4條歌〈四季紅〉、〈月夜愁〉、〈望春風〉、〈雨夜花〉hōo聽眾合稱為〈四、月、望、雨〉,是台灣民謠ê經典之作。
兼顧教學與家庭的紳士
鄧雨賢ê工課除了作曲以外,mā愛教歌手唱歌,koh愛tshuā歌手kah樂團去日本錄音。歌手心目中ê老師是一ê個性溫和ê紳士;m̄-koh教歌ê時人會變tsiânn威嚴,學生上課ê時lóng會tsiânn緊張,事實上,伊是愛學生ê好老師。老師重視家庭生活,下班後tō隨轉去厝--裡,不三時會tshuā規家伙仔去外口tshit-thô,有一ê美滿ê家庭。雖然名歌星純純對老師ê愛情有所期待,bat主動去追求鄧雨賢老師;m̄-koh老師已經有家庭--ah,tō拒絕純純ê愛意。

音樂ê變調-皇民化時期
1937年日華戰爭爆發,台灣總督府推動皇民化運動,成立「台灣演劇協會」,開始大規模強制實行「新台灣音樂」,規定所有ê曲調lóng愛用日語發聲。當時ê日本軍隊m̄-nā兵源無夠,mā欠缺勞動力。政府不斷鼓勵台灣百姓去做軍伕,軍伕tō是愛去前線ê工地做無錢工ê「勤勞奉仕」,mā積極鼓勵台灣囡仔去做志願兵,為日本所謂「大東亞共(kiōng)榮圈(khuân)」ê偉大使命犧牲性命,軍方利用鄧雨賢上受歡迎ê〈望春風〉改編做日語歌詞,成做〈大地tī-leh召喚〉,〈月夜愁〉改做〈軍伕之妻〉,〈雨夜花〉改做〈名譽ê軍伕〉。原本是憂愁ê慢板旋律,竟然改編做激動ê快板軍隊進行曲。歌曲中強調台灣人出海做軍伕,為國盡忠ê榮譽(ū)感,tī學校kah政府機關ê強力推銷之下,歌曲suah比進前koh khah普遍流傳。
疏開至新竹芎林
台灣流行歌曲tī日本皇民化運動之下,漸漸消沉--落-去。戰爭iā愈來愈激烈,盟軍ê飛行機不時會來空襲;鄧雨賢規家伙仔tō疏開去新竹靠山倚溪ê偏僻所在芎林(Kiong-nâ)鄉,伊hām鍾有妹鬥陣tī芎林公學校教冊,鄧雨賢彼時ê月俸是47箍,鍾有妹ê月俸才23箍niā-niā,兩人合起來ê收入無夠納厝稅,tō tuà tī供奉當地儒生ê文林閣邊ê簡單房間。人生ê巧遇真正奇妙,鄧雨賢ê阿祖鄧兆熊(Tīng Tiāu-hiông)是當時在地ê漢學先生,培養出真tsē 秀才,tō是tī tsia hőng供奉tī文林閣ê正殿--裡。
日夜兼課 作育英才
鄧雨賢雖罔經濟有所困難,m̄-koh伊接受運命ê安排,並無失志,伊專心投入教育ê工課,是人人o-ló ê老師;伊m̄-nā教學生樂理、合唱kah音樂欣賞,伊發揮所長,組成竹東交響樂團kah芎林青年合唱團,做伙去四界演出。伊暗時兼任學校ê日語學習班kah基礎教育班ê老師,伊對芎林地區ê教育有真大ê貢獻。

藝術家ê落幕
鄧雨賢ê身體無蓋偌勇健,伊全心投入教育,suah疏忽(soo-hut)健康ê重要。伊koh長期有食薰ê慣勢,加上戰爭期間物資、藥品khah欠缺,伊袂堪得擋到戰爭結束,tō tī日本統治台灣ê最後一年,「春風」猶未「望」tio̍h,tō tī 1944年6月12因為肺炎引起心臟病併發,tī竹東過身--去,享年才39歲,雖罔伊創作ê數量,無法度hām音樂大師比並(phīng),m̄-koh伊短短8年創作期間,留落50外首作品hōo--咱;這(tsit)50幾首作品,經過時間ê淬鍊,早tō已經由流行性歌曲,蛻變做台灣人時代性歌謠,成做每一ê台灣人共同ê記持,鄧雨賢ê名字已經是永遠袂hőng放袂記--得ê歌謠藝術家。
戒嚴時期的禁歌
日本戰敗了後,suah--落-來輪tio̍h中國國民黨來台統治,狗去豬來,台灣進入去戒嚴時代,鄧雨賢ê作品〈雨夜花〉竟然被列為禁歌,〈四季紅〉ê「紅」字因為hām共產黨ê紅軍仝字,被改為〈四季謠〉。1979年黨外ê歌神邱垂亮(Khu Suî-liang)先生,因為美麗島事件向中國國民黨抗議,tī演講台kan-na唱〈雨夜花〉、〈望春風〉、〈補破網〉3條歌niā-niā,tō被關入去烏牢四年半,這是鄧雨賢先輩萬萬想袂到--ê。

名留後世:龍潭湖邊ê銅像+彰化高中「雨賢館」
1984年台灣第一擺有本土音樂家ê紀念銅像,鄧雨賢ê銅像,就tshāi tī伊故鄉龍潭ê湖邊。伊39歲ê短短人生,tō親像紀念碑文所寫--ê「人生有限,藝術永恆」。解嚴後逐家才漸漸仔開始認bat台灣文化hām藝術,1996年彰化高中新成立ê現代化音樂廳落成,舉行票選(phiò-suán)號名活動ê時,由台灣文化研究社提名「雨賢館」,得--著ê票數,比四界ba̍t-ba̍t-sī ê中山堂加足tsē票--ê,雨賢館是全國第一間以台灣人號名ê校園建築。

台灣歌謠ê願景-徛佇世界舞台
鄧雨賢tī台灣音樂史ê地位,tō kah Stephen Foster tī美國音樂史,Johann Strauss tī 奧(ò)地利音樂史ê地位仝款。台灣流行歌是咱近代台灣人所創作出來上寶貴ê文化財產,上有文化特色。
伊來自民間,所以會感動tio̍h濟濟無仝階層、無仝智識ê人民,當當台灣人同齊tī-leh唱鄧雨賢ê 台灣歌謠ê時,會特別感受tio̍h咱tō是台灣人。台灣歌謠雖罔有強烈ê民族性,m̄-koh mā是上會當hōo國際人士接受;tō親像美國 Stephen Foster ê美國民謠〈Oh! Susanna!〉kah 奧地利 Johann Strauss ê〈圓舞曲〉是全球流行ê世界名曲,逐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,tō是以Strauss ê民族歌曲做主題。咱希望台灣歌謠mā仝款會當推捒到世界各地,成做世界名曲。Tō親像1994年4月初10,出名ê溫哥華交響樂團演出蕭泰然改編鄧雨賢ê〈望春風〉ê時,優美ê旋律,確實hōo台跤tsē-tsē 觀眾感動kah流落目屎。

EP57 鄧雨賢-台灣歌謠之父
Apple Podcast https://reurl.cc/041bg6
Spotify https://reurl.cc/M68on3
KKBOX https://kkbox.fm/9x1E8J
MixerBox https://reurl.cc/v62nWN
Comments